育人天地
校园文化
内容显示页
 您所在的位置: 自主活动

假期安全教育
时间: 2024-02-05

一、防森林火灾事故

    1.严格遵守防火和消防安全规定,严防火灾发生。一旦发现火灾,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

2.外出踏青时,也要注意用火安全,不在林区野炊、烧烤;野炊结束后将点燃的碳屑等余火彻底熄灭,清理干净周围杂物后再离开,避免发生复燃。

二、关注交通安全

1.遵守交通法规,不翻越隔离栏;要根据红绿灯的指示走斑马线、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路上行走,要注意来往车辆。

2.假期外出时,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乘坐正规运营车辆,并系好安全带,确保自身安全。

3.骑行摩托车需满18周岁,并持有摩托车驾照,骑行电动车需满16周岁,并配戴头盔,骑行自行车要满12周岁,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乘坐机动车副驾驶座位。

三、做好居家安全

1.不玩火,远离易燃易爆物品,提高防火安全意识。

2.不用湿手或湿布触摸电源插头、插座,养成人走断电的用电安全好习惯,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3.正确使用燃气灶具,掌握燃气泄漏的鉴别和应急处置方法,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提高安全用气意识。

四、做好外出旅游安全

1.旅游出行前查询天气、路况等信息,做好合理的出行规划和准备。

2.选择正规景区并在安全区域内游玩,避免进入未开发的区域,不深入河道玩耍。同时遵守景区防火规定,提醒随行人员不在景区吸烟,不动用明火,不在山上野炊生火,防止引发火灾。

3.要以安全为前提,不要盲目探险和走野路、爬野山尽量不要选择晚上或恶劣天气出行。

五、注意校园欺凌

1.要做到与同学友好相处,主动帮助别人,不辱骂欺辱他人,不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

2.发表网络言论时,应做到不攻击、不侮辱、不诽谤他人,不曝光他人的隐私,不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

3.当与同学产生冲突时,可以向家长或者老师寻求帮助,用正确的方式解决矛盾。

六、警惕电信诈骗

1.始终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泄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2.始终牢记国家反诈中心提醒的“凡是要求垫付资金做任务的兼职刷单,都是诈骗”等“八个凡是”。

3.务必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手机卡、银行卡等,一旦丢失请及时挂失,不论何种情况,切勿贪图小利。

七、做好防溺水安全

1.不靠近池塘、河流、水库、湖泊等有水的地方游玩、钓鱼、嬉闹,不在危险水域附近逗留,不临近水域骑行。

2.选择正规且安全措施配套齐全的场所游泳,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

3.发现有人溺水,要立即呼救,保持冷静并拨打“110”报警,切勿盲目下水施救。

4.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参与危险的活动,提高防溺水的自觉性和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的能力。

5.不捡拾掉入河边等水域的物品。(严格做到防溺水“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八、做好其他安全

1.多阅读、多运动,调整心理压力,丰富假期业余活动,促进身心健康,自觉参与家务劳动,增强劳动意识,在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勤劳的好品质。

2.不暴饮暴食,不挑食,荤素搭配,养成崇尚节约、厉行节约的良好习惯,自觉抵制铺张浪费。同时,强化自我健康监测意识,如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3.自觉防范含有宣扬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迷信、赌博、引诱自残自杀等不良网络信息,树立正确网络安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