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稳庄中学 2020 年春季开学后疫情防控措施
为科学有序地做好我市学生返校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师生防控和应对疫情的能力,有效防范疫情在学校的暴发,保障学生、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制定如下方案:
一、学生返校后常规防控措施
1.开学时立即启动入校体温检测制度,严控进校人员管理。在教室、图书馆、食堂、会议室等人群密集场所均要配置体温枪,必要时测量体温后入内。
2.每日对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晨检、因病缺勤登记与报告、复课证明等日常防控工作。不允许带病上学或上班。因病缺课(勤)人员应由校医根据医院返校证明和隔离期限确认后,方可返校。校医和保健老师应做好个人防护,预防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相关废物进行有效消毒处理。
3.如发现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症状(如发热、乏力、干咳等)和异常情况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学校疫情报告人报告,并戴上医用外科口罩。学校立即向所在地疾控中心报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后续相关工作。并按照要求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全面做好校园环境的清洁,垃圾日产日清,保持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对物体表面和室内空气等定期按指南进行消毒。
5.每天做好各类教学和生活、工作场所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6.疫情形势稳定前,不举办聚集性的活动。
7.鼓励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证正常作息,增强体质。
8.食堂采购人员、送货人员和查验人员在工作期间做好个人防护。
9.食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不得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严禁采购食用野生动物。
10.持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每周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11.对不按照要求进行报告、隔离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其限期改正。对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和疑似病例隐瞒、缓报、谎报的,疏于管理或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按规定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责任。
二、学生返校后应急处置措施
学生返校后,一旦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应在强化各项常规预防措施的同时,要在卫生健康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采取以病例管理为主的防控措施,严防疫情传播。
1.强化疫情每日“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学校指定专门人员每日定时向区教育局、市教委报告本校出现的病例或疑似病例。
2.避免人群聚集和流动。学校不得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应进行相应调整。学校也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大型教学教研活动。加强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3.加强校园环境的清洁及消毒工作。对学生食堂、教室、图书馆、厕所等人群聚集的场所要按照相关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消毒,并保证空气流通。
4.强化因病缺勤追踪制度。对缺勤的师生员工要逐一进行登记,并立即取得联系,查明缺勤原因。对学校师生员工每日进行体温监测,发现发热患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居家隔离观察。
5.调整教学方式。学校若发现个别确诊或疑似病例,在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的同时,可对确诊或疑似病例所在班级暂停集中上课。若学校发现多个班级有学生感染,立即上报卫生健康部门,研判后,可报请区政府批准后,予以全校停课,并及时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6.建立快速紧急应对机制。一旦发现疑似病例,要果断采取措施,坚决实施隔离,切断病源在学校内的传播。要在第一时间内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利用学校临时隔离观察点进行隔离观察(一人一室),并及时联系有关医疗部门使用专用车辆送指定医疗机构诊治与隔离。对确诊或疑似病例同教室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要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定隔离医学观察点进行隔髙观察。
7.加强宣传工作与舆论导向,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知情需求。在大力宣传防治知识的同时,在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导下,主动及时、准确的在校内发布有关信息,对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正确的引导,稳定师生情绪、心态,消除师生员工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惧心理。
|